博客
关于我
MySQL数据和Redis缓存一致性方案详解
阅读量:798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2

本文共 86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中,数据库往往成为用户并发访问的最薄弱环节。因此,我们需要通过Redis缓存来进行缓冲操作,让请求首先访问Redis,而不是直接访问MySQL等数据库。

数据库与Redis一致性问题

在读数据时,Redis缓存一般不会有问题。但一旦涉及数据更新,Redis和数据库之间就容易出现一致性问题。例如:

  • 如果先删除了Redis缓存,还未来得及写入MySQL数据库,其他线程可能会发现缓存为空,从而去数据库读取数据并写入缓存,导致缓存中存在脏数据。
  • 如果先写入MySQL数据库,在删除Redis缓存之前,某个线程因崩溃而未能删除缓存,同样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。
  • 由于读写操作是并发的,无法保证顺序,导致Redis和数据库的数据可能不一致。

    解决方案一:延时双删策略

    这种方法在写入数据库前后都进行Redis删除操作,并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• 首先删除缓存。
  • 写入数据库。
  • 等待500毫秒(根据业务逻辑读取耗时加长一些)。
  • 再次删除缓存。
  • 500毫秒的选择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评估,确保读请求结束后,缓存中的脏数据已被覆盖。

    此外,设置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是另一种理论上的解决方案。所有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,过期时间内的数据会被自动替换。

   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最坏情况下可能存在不一致,且写请求的耗时增加。

    解决方案二:基于MySQL binlog的异步更新

    这种方法结合MySQL增量日志订阅和消息队列,实现Redis数据实时更新。具体流程如下:

  • 读取Redis热数据。
  • 写入MySQL数据库。
  • 通过binlog增量订阅,实时推送更新至Redis。
  • 消息队列负责将binlog信息传递给Redis,确保数据一致性。
  • 这种方法类似于MySQL的主从备份机制,通过binlog实现数据同步。可以使用阿里开源框架Canal来实现binlog订阅。

    选择方案的建议

    两种方案的选择应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成本。延时双删策略简单易行,但在高并发场景下可能存在不一致风险。基于binlog的异步更新方案更复杂,但能更好地保证数据一致性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vd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的函数DATE_ADD()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函数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分表设计方法 (水平分表和垂直分表)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分页查询limit关键字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创建数据表、约束、外键约束的创建修改删除、级联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四大隔离级别,你都知道哪些?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四种事务隔离级别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基本命令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备份与恢复类型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密码管理、mysql初始密码查找、密码修改、mysql登录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常见八股文面试题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常见命令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引擎以及优缺点_MySQL有哪些存储引擎,各自的优缺点,应用场景-阿里云开发者社区...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操作: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数据类型有哪些?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语法规范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连接查询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配置文件参数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错误:No query specified
    查看>>
    mysql监控工具-PMM,让你更上一层楼(上)
    查看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