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
关于我
MySQL数据和Redis缓存一致性方案详解
阅读量:803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2

本文共 86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中,数据库往往成为用户并发访问的最薄弱环节。因此,我们需要通过Redis缓存来进行缓冲操作,让请求首先访问Redis,而不是直接访问MySQL等数据库。

数据库与Redis一致性问题

在读数据时,Redis缓存一般不会有问题。但一旦涉及数据更新,Redis和数据库之间就容易出现一致性问题。例如:

  • 如果先删除了Redis缓存,还未来得及写入MySQL数据库,其他线程可能会发现缓存为空,从而去数据库读取数据并写入缓存,导致缓存中存在脏数据。
  • 如果先写入MySQL数据库,在删除Redis缓存之前,某个线程因崩溃而未能删除缓存,同样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。
  • 由于读写操作是并发的,无法保证顺序,导致Redis和数据库的数据可能不一致。

    解决方案一:延时双删策略

    这种方法在写入数据库前后都进行Redis删除操作,并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• 首先删除缓存。
  • 写入数据库。
  • 等待500毫秒(根据业务逻辑读取耗时加长一些)。
  • 再次删除缓存。
  • 500毫秒的选择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评估,确保读请求结束后,缓存中的脏数据已被覆盖。

    此外,设置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是另一种理论上的解决方案。所有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,过期时间内的数据会被自动替换。

   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最坏情况下可能存在不一致,且写请求的耗时增加。

    解决方案二:基于MySQL binlog的异步更新

    这种方法结合MySQL增量日志订阅和消息队列,实现Redis数据实时更新。具体流程如下:

  • 读取Redis热数据。
  • 写入MySQL数据库。
  • 通过binlog增量订阅,实时推送更新至Redis。
  • 消息队列负责将binlog信息传递给Redis,确保数据一致性。
  • 这种方法类似于MySQL的主从备份机制,通过binlog实现数据同步。可以使用阿里开源框架Canal来实现binlog订阅。

    选择方案的建议

    两种方案的选择应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成本。延时双删策略简单易行,但在高并发场景下可能存在不一致风险。基于binlog的异步更新方案更复杂,但能更好地保证数据一致性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vd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Netty的Socket编程详解-搭建服务端与客户端并进行数据传输
    查看>>
    Netty的网络框架差点让我一夜秃头,哭了
    查看>>
    Netty相关
    查看>>
    Netty简介
    查看>>
    Netty线程模型理解
    查看>>
    netty解决tcp粘包和拆包问题
    查看>>
    Netty速成:基础+入门+中级+高级+源码架构+行业应用
    查看>>
    Netty遇到TCP发送缓冲区满了 写半包操作该如何处理
    查看>>
    netty(1):NIO 基础之三大组件和ByteBuffer
    查看>>
    Netty:ChannelPipeline和ChannelHandler为什么会鬼混在一起?
    查看>>
    Netty:原理架构解析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 Dissection:Quantifying Interpretability of Deep Visual Representations(深层视觉表征的量化解释)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 Sniffer and Connection Analyzer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 灰鸽宝典【目录】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-Emulator Network-Emulator-Toolkit网络模拟器使用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x写入Shape文件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X系列教程(11)-graph和其他数据格式转换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x读取军械调查-ITN综合传输网络?/读取GML文件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X:是否为每个节点添加超链接?
    查看>>
    network小学习
    查看>>